2025-03-12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“民营经济”成为热点议题。3月12日,《南京日报》在“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”专栏刊发专题文章《奋勇争先,民营经济阔步春风里》,以三迭纪为典型场景之一,介绍了南京市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。
以下内容略有删减,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查看完整内容
总书记说
“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,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”
政府工作报告原声
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,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。
代表委员声音
全国人大代表、南京市工商联主席、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:
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,如减税降费、融资支持、创新激励等,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,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。当前,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消费升级趋势,在科技、绿色经济、数字经济等领域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、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斌:
建议国家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,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领域。同时开展科技成果证券化试点,对创立不到一年的种子期企业,由财政资金引导专项基金进行小额跟投,同时给予创始团队、社会资本投资者期权额度,进一步鼓励各方参与者勇于创新和试错。
南京城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
生动场景
3D打印药物“会开花”,勇攀源头创新高峰
德国当地时间3月6日,中国·南京-德国·斯图加特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斯图加特成功举办,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三迭纪”)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成森平随团参会,并邀请合作方德国默克、德国百欧恩泰代表出席会议。
再赴德国,成森平心生感慨:2024年7月,三迭纪与百欧恩泰达成研究合作与平台技术许可协议,双方基于3D打印药物技术开发口服RNA(核糖核酸)药物,超12亿美元国际大单刷新全球药物递送领域合作金额纪录,也刷出了宁企的“高光时刻”。
聚光灯之下,三迭纪已将目光投至更高处。2024年,公司系统搭建三大技术体系:“紫金山项目”通过调整3D打印药物在体内释放的部位、速度、时间,实现多样化的药物释放目标;“泰山项目”致力开发新一代胃滞留技术和产品,“珠穆朗玛峰项目”主攻多肽、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口服给药。
就在成森平此次动身去德国之前,三迭纪宣布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公司3D打印胃滞留药物产品T20G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,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,标志着三迭纪在“泰山项目”上再获突破。
T20G是一款改良型新型口服抗凝药,用于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,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三迭纪专利的3D打印药物技术而成。让人称奇的是,T20G外观呈胶囊形状,到了患者体内吸收胃液后会发生溶胀,展开成花瓣形状,使药片直径大于人体幽门尺寸,从而滞留于胃部。通过延长药物在胃部的释放时间,T20G实现一天一次的口服给药,相比许多传统抗凝药物需要一天两次的服用,极大增强了患者的用药顺应性和便利性。
除了“泰山项目”捷报频传,目前,三迭纪“紫金山项目”已有多个产品推进至临床不同阶段,距离登顶仅有一步之遥。公司与百欧恩泰基于“珠穆朗玛峰项目”的开发合作也有序推进。
尽管3D打印技术已向多领域加速渗透,但在中国,3D打印药物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。一脚踏进“未至之境”,以技术突破加速商业化征程;一路奋力攻坚克难,三迭纪正勇攀“智药”高峰。
南京实践
提升“五个度”,翻越“三座山”
春风浩荡满目新,不容忽视的是,市场的冰山、融资的高山、转型的火山一直是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的硬挑战。南京如何破?
2月5日,南京市委市政府以“新春第一会”的高规格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更加全面、深入的部署,要求以一流作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提升“企业感受度”“整体便利度”“要素丰裕度”“市场容新度”“生态共享度”。从各政府部门出台的工作要点、具体措施来看,南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更加强化“全生命周期服务”,注重“企业视角”和“用户思维” ,通过系统集成、协同推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高地。
以改革思维破冰开路。南京将常态化清理政府采购领域隐性门槛壁垒,利用“阳光四季”“宁净”反串标模型等大数据工具,全链条全领域提升招投标公平度;对监管领域交叉、检查对象重复的抽查任务实现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”,“综研联检”平均合并3个以上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任务。
以金融创新破题赋能。分批设立30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,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精准便捷服务;整合政府扶持政策、公共信用信息、社会征信服务、企业融资需求、金融机构融资产品等资源,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“一站式”综合金融服务;深入实施“宁航行动”计划,持续建立健全企业上市精准服务新机制。
以政企合力破局谋变。建设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对接平台,定期发布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“两项清单”;围绕“4266”产业体系,深化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系列活动,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应用场景搭建;深化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行动,支持传统外贸企业转型,不断提升海外市场拓展能力。
作为民营企业家的“娘家人”, 南京市工商联将探索建立南京民营企业创新生态体系,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,全力支持创新型民营经济发展壮大,在新的起点上服务引导全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同时,持续深化“服务民企365”行动,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,切实把为企服务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。
当政策的春潮与市场的暖流交汇,当改革的动能与创新的基因碰撞,南京民营经济必将开创春潮激荡万帆竞的壮阔局面。
数说民营经济
2024年上半年,南京规上民营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.5%,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.1个百分点。
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2276.5亿元,增长8.8%,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4.7个百分点至41.7%,上拉我市外贸进出口3.2个百分点。
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4家,均为为民营企业,首发融资合计超16亿元。
南京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总数达到334家,民企占比超过80%。